11月25日中国足协公布中超限薪细则及监管惩戒措施

  • 发布于:2025年10月12日 14:12
  • 来源:球迷网

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午,中国足协于苏州开展中超联赛相关会议,会议期间,中国足协向各中超俱乐部代表通报了针对俱乐部中、外籍球员薪资的额外限制措施,具体规定如下,二零二一赛季,中超各俱乐部全年总支出金额上限为六十亿元,其中用于支付本土球员及外籍球员薪资的额度分别设有上限,本土球员薪酬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七千五百万人民币,外籍球员薪酬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一千万欧元。国内球员最高年薪税前为五百万人民币,国外球员最高年薪税前为三百万欧元,中国和外国球员的平均年收上限分别是税前三百万人民币和税前一百五十万欧元,中国足协为了确保限薪政策真正落实,制定了周密且严苛的监管办法,并且配合了严厉的违规处罚手段俱乐部若一个赛季总开销超出限额,最高会受到“扣掉24个联赛积分”的严厉处分,倘若俱乐部有违规支付球员薪水的行为,其比赛成绩会被取消,并且会立刻遭受降级处理。球员要是没有依照规定报告收入(获利)状况,将面临停赛两年的严重惩罚。

24日午后,中甲俱乐部会议已经举行完毕,随后中国足协于25日上午,在苏州又安排了中超联赛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直奔核心议题,直接向各俱乐部代表递交了关于中超联赛俱乐部内外球员薪酬限制方案的具体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前各方对于职业俱乐部球员薪酬加强限制,已经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会议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进入正题。该方案指出球迷网,在中超联赛中,各个俱乐部在2021赛季的全部花费,其最大限额为6亿元。

新赛季中超联赛本土球员最高薪资标准较之前降低,从1000万元(国脚为1200万元)调整为税前500万元,各俱乐部单赛季本土球员总薪酬上限为7500万元,本土球员平均年薪上限为税前300万元;外援最高年薪为税前300万欧元,各俱乐部单赛季外援总薪酬上限为1000万欧元,外援平均年薪上限为200万欧元。

该计划同时规定,国内U21小将的年薪通常不会超过税前三十万元人民币,但假如他们在一个赛季里,在职业联赛和足协杯两项赛事中的累计出场时长超过九百分钟,那么他们的报酬便能够超出这个标准。

有关可能面临降级的中超俱乐部,方案有明确规定,若某中超俱乐部降级到中甲联赛,那么在降级后的首个赛季,该俱乐部无需遵循中甲俱乐部单赛季花费总额最多两亿元的限制规定。这个作为过渡的赛季中,这类俱乐部的单赛季花费上限为上一赛季在中超联赛的实际花费金额。由此可见,中国足协在制定各种“支出上限”时,既要促使职业球队合理开支、减轻其负担,又需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职业球队所遇的困境,适时变动相关条款。

与“控制薪资”措施相比,最让参与会议的人员感到惊讶的是配套出台的“监督与处罚”措施。在各方眼中,比起计划实施,薪资限制能否真正落实才是核心问题。对此,中国足协除了准备借助一到两家著名会计机构来执行对“薪资控制”政策的监督外,还制定了一套极为周密且严厉的违规处罚措施。

中超俱乐部限薪政策_中国足协球员薪酬监管措施_2025中超球员年薪

依照规则,中超若有俱乐部一个赛季总开销超出标准,若超支比例不超过20%,则会被扣除6个联赛积分,若超支比例在20%到40%之间,则会被扣除12分,若还有俱乐部继续超标,最重会被罚扣24分。

俱乐部若单季球员薪资超出标准,则规定有相应惩戒措施。具体而言,若某俱乐部单季外籍球员薪资总额超出1000万欧元上限,将扣减9个联赛积分;若本土球员薪资超出7500万元限额,同样扣减9分;若中外球员薪资总额均超标,该俱乐部将面临扣减18分的严厉处罚。

再有,倘若某个俱乐部存在违规支付薪水的情况,一旦查有实据,这个俱乐部将被剥夺已获成绩,并承受降级的最终惩戒。假如球员没有依照规定申报所得(获利),一旦被发现,将遭受24个月的禁赛惩罚。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足协在相关计划里说明所谓“运动员报酬”涵盖薪资、有价证券、不动产等方面。但未包含荣誉性奖励。运动员报酬一律按税前标准核算;倘若运动员与外部机构达成商业协议,必须由中国足协或其指定单位批准,否则相关收益将被视作报酬。

俱乐部不允许借助关联企业向运动员或其亲属提供直接经济利益等回报,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依据处罚条款,中国足协在制定政策前已进行广泛研究,并且借助专业意见,在制度完善上消除了各类隐患。

中超球员现有合同的薪资标准已超出规定,需另行签订补充性文件进行明确,新签订的合同及补充性文件必须提交中国足协进行登记,超出标准的薪资部分不会计入俱乐部整体的开支上限,也就是说,这项关于薪资限制的新政策主要约束的是球员新签订的劳动合同。

标签: 2025中超球员年薪  

相关阅读: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