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德比:皇马与巴萨百年对抗,精彩好戏连连看

  • 发布于:2025年09月10日 14:17
  • 来源:球迷网

西班牙足球领域,皇马和巴萨是绕不开的焦点,二者间的交锋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了西班牙国内乃至全球备受瞩目的赛事,这类比赛也被称作“西班牙国家德比”。

每逢西班牙国家德比即将到来之际,回顾往昔便备受关注。皇家马德里俱乐部成立于1902年,巴塞罗那足球队则是在1899年组建的。这两支劲旅于1902年5月13日进行了首次历史交锋。当时举办的这场球赛,旨在庆祝阿方索十三世国王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国王杯赛事),皇马和巴萨在半决赛阶段碰面,结果巴萨以两球胜出一球,顺利晋级决赛。

这一场对决正式揭开了皇马与巴萨百年交锋的篇章。在随后的百余年间,这两支队伍共同呈现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包括那种酣畅的终场绝胜、那种各有所长的握手结局,还有那种至今仍让世人争论不休的疑案。

回顾历史,可以找到这样一场比赛,时间是1943年6月13日,赛事是国王杯半决赛,参赛双方是皇马和巴萨,比分结果是皇马以11比1战胜巴萨。需要指出的是,那个时期的皇家马德里虽然已经实现复苏,但距离后来欧冠五连冠的鼎盛时期还有很大距离,而巴塞罗那在当时西班牙足球界的地位更为突出,影响力也更大,那么为什么巴萨会遭遇如此悬殊的失利呢?

背景介绍

查阅皇家马德里的官方资料,多数网页标注其成立年份为1902年3月6日。然而,若深入探究历史,该俱乐部前身斯凯俱乐部早在1896年春季便已组建。

1896年春季,部分来自剑桥与牛津的高校校友抵达西班牙马德里参与学术探讨,当时欧洲足球整体发展并不均衡,英格兰足球实力最为突出,而西班牙等地区足球文化相对滞后。这几位来自英国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对英格兰足球的管理模式有所涉猎,并且抵达马德里后,他们结识了不少当地足球迷,因此,在他们的协助下,西班牙境内建成了首批正规的足球组织,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斯凯俱乐部”。

斯凯俱乐部是西班牙历史最为悠久的足球组织,不过彼时西班牙足球尚未发展成熟,缺乏现代足球所具有的“联赛”、“足协”这类管理机构。所以,斯凯俱乐部刚成立时主要参与的是非职业性质的比赛活动。

斯凯俱乐部内部,即便享有西班牙首个足球组织的声誉,由于当地足球氛围不够理想,该机构成立之初的管理状况相当糟糕。

20世纪初期的欧洲足球运动员

那个时期,俱乐部成员总数不过三十几个,许多场赛事都无法组建完整的十一人首发阵容,每月的薪酬发放和日常运营都让管理层倍感压力。初创阶段,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斯凯俱乐部连专业的比赛场地都租不起,只能选择利斯塔大街上的一块空地开展活动。

极端困境之中,斯凯俱乐部的部分发起人广泛研究了英格兰足球组织的成功做法,认为需要寻觅具备财力支持的出资者,而其余的合伙人则极力主张从基础做起,吸引民众参与,双方因此产生分歧,主张寻求投资的那几位合伙人,包括卡洛斯·帕德罗斯、胡安·帕德罗斯、胡利安·帕拉西奥斯,最终决断退出团队。

他们为了把斯凯俱乐部与其他组织分开,组建了一支新队伍,这支队伍的名字是“”,在那个时期,斯凯俱乐部也被称作社会俱乐部。

1900年代中后期,西班牙足球界逐渐步入正轨,众多对后来足球领域产生重大作用的俱乐部相继问世。面对这一形势,该组织也积极顺应潮流,一方面加强在马德里都市的宣传活动,选拔了许多新生代选手;另一方面努力争取外部资金支持,从而能够从各地征召杰出运动人才。

1902年3月6日,卡洛斯等人召集了新社会足球俱乐部的首次董事会,当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数量持续增长,为了突出新社会足球俱乐部的“悠久背景”,卡洛斯决定给球队换一个新名字。

这一声明公布之后,斯凯俱乐部表达了激烈的不满,导致卡洛斯等人提交给马德里当局的更名请求长时间未能得到处理,幸运的是,由于多年来持续的投资和经营,该机构早已享有盛誉,而固守旧有观念的斯凯俱乐部则逐渐衰落,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它终于克服了所有障碍,成功完成了更名手续。

建队初期,球队在马德里市虽有一定号召力,却并非西班牙足球界实力最强的队伍。相比之下,毕尔巴鄂竞技才是公认的“霸主”——他们连续三届国王杯均成功夺冠。马德里方面则后来者居上,接着四年内包揽该项赛事桂冠,并且凭借在国王杯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永久保留冠军奖杯的殊荣。

在场外,马德里俱乐部也逐步发展为西班牙足坛的标签。

他们既是西班牙皇家足球协会的关键发起组织,也是国际足联最初的八家会员单位之一,国际足联于1904年组建,但当时西班牙境内尚未出现全国性的足球管理机构,所以由马德里俱乐部代表西班牙参与其中;此外,马德里俱乐部在注重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年轻球员,从而促进了马德里地区的足球事业进步。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1920年6月29日,西班牙君主阿方索十三世决定,为马德里俱乐部的名字冠以“皇家”头衔,广为人知的“皇家马德里”由此得名。

关于西班牙当局对马德里体育协会的特别关注,民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它与巴塞罗那之间的过往。

甘伯是瑞士人,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喜爱足球运动,可惜那时他经济困难,未能参与系统的足球学习,同时他体质条件也并非特别突出,因此他始终未能成为职业足球队员,成年后他开始涉足商业领域,不过多次经营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应叔叔之邀前往巴塞罗那谋职。

在巴塞罗那,甘伯彻底打消了之后去非洲做生意的想法。他亲眼看到当地民众享受足球的情景,自己也下班后参与其中。

然而在参与足球活动期间,具备精明商业眼光的甘伯察觉到当地足球领域存在显著不足之处,尽管这项运动在西班牙已经颇为盛行,却尚未深度融入本土社会,多数民众虽然对足球抱有浓厚兴趣,却很少主动参与球队,实际在赛场上进行比赛的大多是外籍人士,或者是从海外归来的西班牙人。

为促进当地足球运动进步,甘伯寻求新方法,决定创建一家职业足球组织。1899年10月,甘伯在巴塞罗那一份知名报纸上刊登启事,呼吁足球爱好者们合力,建立职业足球机构。

甘伯的尝试最后没能成功,他发出的请求很少有人理会,只有十一个个体响应了他的呼吁。更令人失望的是,在这十一个响应者中,超过一半并非本国人士。

百年恩怨,早早奠基

甘伯遭遇过多次失败,然而他的热忱还是使得巴萨于11月29日建立起来。

然而与先前已经提及的马德里俱乐部相比,甘伯管理巴萨的模式颇为特殊,他在发掘本土球员方面遭遇诸多不顺,因此在组建球队时重点吸纳海外球员,导致巴萨刚成立时西班牙籍选手寥寥无几,从管理层到球员团队几乎都是外籍人士。然而,这支队伍却挂着“巴塞罗那”的牌子,由于当时球员流动并不活跃,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很难认同这种情况。

巴塞罗那同马德里的恩怨情仇,很大程度上源于地域差异,还跟球队的组建理念有关。巴塞罗那扎根的加泰罗尼亚,在西班牙历史上长期存在分离主义倾向,当地民众始终怀揣着独立建国的愿望。时至今日,该地区仍会不时出现追求自治的抗议活动。

巴塞罗那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是首屈一指的足球队,在上世纪20年代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从1920年到1928年期间,赢得了五次国王杯的胜利,同时也在社会层面积极推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自治进程。这种立场在巴萨历史上的第一份正式规章里有所反映,出于对加泰独立表示声援,该队最初的规定是用当时已被禁止的加泰罗尼亚语文字来制定的。

1899-1910巴萨使用的队徽

创建球队的模式挑战了旧有规则,政治观点也完全不同,这使得巴塞罗那很难赢得西班牙当局的青睐。然而,由于当时巴塞罗那在欧洲足球界声望很高,在西班牙国内也有一大批忠实支持者,因此西班牙政府不便直接施压,转而通过授予马德里俱乐部“皇家”头衔来间接传递信息。

正是因为诸多因素,巴萨和皇马刚成立时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在局势平稳的时期可能仅限于球场,然而在局势不稳的年份就会展现得更加强烈。

11:1血洗,究竟是实力差距还是另有蹊跷?

1936年,佛朗哥与部分反动军官共同策动武装叛乱,西班牙随即陷入内战。此后,佛朗哥被推举为“国家元首”,同时担任叛军总指挥,并被授予大元帅军衔,在持续三年的内战中最终取得胜利。1941年,为了向皇家马德里队示好,佛朗哥宣布将原先被剥夺的“皇家”称号重新授予该队。

确实如此,西班牙内战给皇家马德里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同等级别的毕尔巴鄂竞技和巴塞罗那。虽然球队重新获得了“皇家”头衔,然而皇家马德里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仍然没有达到以往的最好状态。1940年至1941年那个赛季,皇家马德里在联赛中的排名仅为第六名;而到了1942年至1943年那个赛季,皇马更是下滑至联赛第十个位置,要知道当时西甲联赛总共只有十四支队伍参赛。

1943年国王杯中,巴萨逐步战胜了莱万特、塞尔塔以及SD休达,成功晋级半决赛;与此同时,皇家马德里也相继击败了萨拉曼卡、西班牙人和赫雷斯,最终与巴塞罗那在半决赛阶段相遇。

根据两队过去数个赛季的整体战绩,巴萨明显是实力更强的队伍。在最近一轮国王杯的比赛中,他们充分展示了令人叹服的得分能力——与莱万特交锋时,巴萨在两场比赛中共进了11个进球;与塞尔塔对决时,巴萨在两场比赛中共进了9个进球;与SD休达交手时,巴萨在两场比赛中也打入了9个进球。

皇马整体发挥不如对手,在与西班牙人的交锋中,两回合较量互有胜负,直到加时赛才以两球优势获胜;在与赫雷斯的对抗里,首回合第75分钟才勉强追平比分,最终只能战平收场,次回合上半场双方2:2僵持,依靠第70分钟后的一波攻势才以5:3险胜

整体而言,那支皇家马德里虽然显露振兴势头,不过社会普遍看法是短期内他们难以与巴萨相匹敌,半决赛第一场,蓝红队伍在主场地以三比零战胜对手,这场胜利仿佛证实了大众对于两队实力差距的看法。

带着这样的判断,次回合拉开序幕。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首场以0:3失利的皇家马德里在第二场展现出强大实力,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8:0领先巴塞罗那。随后,皇家马德里在第74分钟、第85分钟和第87分钟连续进球,将比分改写为令人震惊的11:0。比赛进行到第89分钟,巴塞罗那依靠马里亚诺·马丁的进球扳回一球,最终比分定格在难堪的1:11。

巴萨与皇马实力_皇马巴萨对抗赛_皇马巴萨历史

赛事落幕,巴萨门神米罗压力过大立即宣告挂靴,俱乐部主管在向公众致歉之后也递交了辞呈。

对于支持者而言,单薄的歉意根本无法弥补伤害,足球队整体展现出的反常状态才是最令他们激愤的——队员们在整场较量中缺乏投入,即便处于落后局面也缺少迎头赶上的意志。

后来,外面又风传警察在比赛间歇时进入了巴萨的换衣场所,让这场大败的报道变得更加火爆。不过到现在,皇马和巴萨的两个俱乐部对于那场比赛的表态完全不一样,周围的人们也散布着各种传言,但始终没有确凿的说法。

这场让球迷们纠结许久的疑案,究竟是因为巴萨自身的水平不足,还是存在其他隐情?

对于这个情况,本人不能随便做出结论,搜集了数十年来很多人广泛传播的猜测,提供给各位参考。

说法一:佛朗哥威胁论

先前已经说明,佛朗哥是借助武装叛乱当上领袖的,巴塞罗那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一直倾向于独立,所以他掌权后极力压制该市的足球队。

在阴沉专制的年代,足球是民众少数能抽离困境的途径。慢慢累积球迷网,足球也变成了抒发心绪的出口。对佛朗哥而言,足球仿佛是个绝佳的宣导媒介。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佛朗哥开始关注首都的皇家马德里,他其实对足球并不在意,只是注意到皇家马德里在西班牙足球界的独特位置,同时也意识到了巴塞罗那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强大影响力。

佛朗哥发现,除了武器,足球也是压制“高傲”的加泰罗尼亚人的手段。接着,佛朗哥针对加泰罗尼亚地区推行了许多限制措施,其中就包括禁止讲加泰罗尼亚语。后来,佛朗哥迫使巴萨把名称从Club调整成带有西班牙特色的Club de,同时要求修改球队的标志,还让自己的支持者出任巴萨的领导者,想要把所有属于加泰罗尼亚的元素从巴塞罗那中清除干净。

但是所谓限制言论、修改球队名称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巴塞罗那在西班牙足球界的统治力依然牢不可破,持续压制着当时尚未完全复苏的皇家马德里,因此佛朗哥更加变本加厉,最后主导了1943年发生的那个悲剧事件。

传闻佛朗哥在下一场球赛开始前,派部队围困了巴萨每位球员的家乡,倘若巴萨球员在下一场比赛中不故意输掉,他们的家人将遭遇生命威胁,当巴萨球员刚到马德里,国家安全局的负责人就去见了他们,并告诫巴萨众将,是国家的慷慨让他们得以继续踢球。中场休息期间,国民卫队的成员公然进入了巴萨的更衣室,逼迫巴萨的队员们故意输掉比赛。

巴萨球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停止抵抗,在皇家马德里主场的比赛中,他们以一个令人难堪的1:11比分输掉了比赛。

在巴塞罗那的官方网站上,关于那场丢脸的比赛,并没有直接提及,不过在其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历史回顾里,还是出现了类似这样的表述:

战后最初那些年,是巴塞罗那最艰难的时期,稍有不慎,整个俱乐部可能就此消亡。军队与当权者对其毫不留情地压制和清除,组织的性质已经彻底转变。

这场清洗波及了球员,参与墨西哥和美国行程的运动员遭到两年禁赛处罚,众多球员被迫离开祖国。俱乐部的标志和名称也经历了变更,因为它们被认为西班牙特色不足,而机构的主管由权威竞技部门慎重任命。

球队经过数年再度组建,为五十年代赢得了更多荣誉。对于许多人而言,巴萨在莱斯科茨球场进行的比赛,如同那段惶恐、煎熬、压抑岁月里,代表解放的一片绿洲。

根据此,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当年1:11输给皇马的情况,但巴萨管理层已经表明了那个时期权威人物对其施加严厉压力的实际情况。

岁月流逝,能够支撑“佛朗哥威胁论”的确凿证据已不复存在,不过部分网民借助相关资料,仍然尝试间接证实这一推测。

1942至1943年期间,西甲联赛有14支球队参赛,每场比赛平均产生3.91个进球。巴萨在那个赛季赢得14场胜利,战平4场,输掉8场,最终获得联赛第三名。该队整个赛季共打入77球,是联赛中得分能力最强的队伍。这个时候,西甲联赛本赛季的金靴奖也归属于巴塞罗那队的马里亚诺·马丁,这位西班牙前锋在参加的26场比赛里,总共攻入了30个球,凭借非常明显的优势赢得了这个荣誉。

与其它球队不同,皇家马德里在1942至1943那个赛季,依然在进行着困难重重的重建工作。

这支队伍在26场对决里只收获了10场胜利,5场平局,以及11场失利,总共积了25分,依靠1分的细微差距躲过了降级附加赛的资格,那个赛季身穿白衣的队伍在26场较量中轰出了52个进球,平均每场比赛能进两个球,他们的攻击力在联赛中位列第9,进球纪录甚至不如联赛中垫底的格拉纳达队。另外,白衣军团的守卫状态同样不理想,他们于26场角逐中失掉了50个进球,防守能力仅在联赛中位列第九位,而巴塞罗那则是该赛季西甲丢球最少的第二支队伍。

整体数据同样表明,1942至1943年期间,巴塞罗那的表现明显强于皇家马德里。即使考虑到巴塞罗那在43至44年赛季状态急剧恶化的情况,红蓝军团的联赛名次依然领先白衣军团,并且两队在那一赛季的两次交锋中战成1比1平局,其中巴萨和皇马各取一分。

依据这些信息,部分球迷难免会对赛事的公正性存疑:本赛季表现优异,攻防两端均位列联赛前茅的巴塞罗那,为何在国王杯中会以1比11的比分遭遇惨败?皇马在单场比赛中就取得了赛季总进球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佳绩,即便是在足球竞技水平尚未完全均衡的时期,这一成就也可谓是史无前例。

整体而言,佛朗哥构成威胁的观点是眼下最为普遍的传言。不过也有不少球迷在深入探究后表示不认同,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某些当事人的叙述,慢慢累积出关于此事的另一种解释:

说法二:竞技失利论

这场灾难的真正缘由,谁的陈述比当事人更可信呢?知名评论家萨马兰奇本人目睹了那场赛事,次日,他在《新闻报》上刊文,题为《马德里队的得分以及蛮横的巨大优势》。

在这篇文章里,萨满兰奇没有谈到后来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佛朗哥威胁论”,而是把巴萨输球的原因,理解为“粗鲁的球场观众”的行为,

我们对比赛一开始就有的吵闹声并不在意,但完全没料到后来会闹到这个田地。没过多久,粗鲁的行为突然多了起来,当皇马前锋过中线时,看台上鼎沸的人声,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比赛状态。这样的观众算什么文明?这场可笑的11比1根本不算过分,本来还能进更多球,或许能到20比1。这个结果令人难堪,堪称耻辱事件。不过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还是应当报以微笑,仿佛在表达:既然无法正常进行,你们就随意发挥吧。

确实这次比赛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我们确信类似情况今后不会再出现。无需责备巴塞罗那队的某个球员,问题并非出在该队身上。实事求是讲,巴塞罗那踢得既不算差也不算好,或者说,在那种情境下,他们已经尽力发挥了。事情到此为止了,11分和50分没什么两样,不过马德里队因此付出的代价,是他们失去了多次被报纸称赞的团队精神。

萨马兰奇在评论里毫不留情地指责了皇马的支持者,然而,对于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所谓“佛朗哥威胁论”,他却避而不谈。

另外,西班牙最受推崇的体育史学者,这位皇家马德里死敌马德里竞技的球迷,在其书中明确指出,参与过那场比赛的两名巴塞罗那队员都告诉他,自己从未遭遇任何胁迫,导致他们输掉了与皇家马德里的国王杯半决赛第二回合,这两名队员分别是全程出场的何塞·埃斯科尔,以及后来成为体育评论员的另一个人,他本人在那场比赛中并未上场

比赛本身而言,一些主张竞技失败观点的球迷觉得,虽然分数显得离谱,但若考虑赛事进程,也并非全无可能——巴萨在半场刚开场就失去一名队员受罚,紧接着又有一人因伤离场。那时换人规则尚未广泛推行,巴萨只能以九人对抗皇马的十一人巴萨的主场观众不断发出嘘声,并且持续进行干扰,导致球队的防守彻底瓦解,最终在上半场阶段,皇家马德里就攻入了八个进球。

对于国民卫队在中场休息室持械恐吓巴萨球员的传闻,众多球迷表示质疑——其一,皇家马德里在上半场已经以8:0的巨大优势领先,逆转取胜已成定局,国民卫队在中场强行进入休息室恐吓巴萨球员的行为显得毫无必要;其二,倘若巴萨球员在中场休息期间真的受到威胁,那么下半场他们的表现理应更加惨不忍睹。为何双方最终还在下半场战成了1:3?

部分认同比赛失利观点的看球人承认,当场比赛主场观众对待巴萨球员的方式确实存在激烈行为,守门员根本无法接触皮球,只能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之下观看皇马球员轻易攻破球门,但对于所谓的危险言论则表示不认同。

近些年,一些球迷分享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供人研究。巴塞罗那与西班牙当局的矛盾非常公开,但佛朗哥掌权后,似乎没有利用政治力量来破坏巴萨的比赛表现。皇马在一场比赛中以十一比一击败巴萨,但最终没有赢得国王杯,反而输给了毕尔巴鄂竞技。如果佛朗哥真心想打压巴萨、扶持皇马,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

另外,从佛朗哥专制统治下两支队伍的整体表现来看,巴塞罗那反而更为出色:佛朗哥在内战结束后于1939年取得胜利并开始执政,然而皇家马德里在1939年至1947年这期间始终未能赢得国王杯,同时在1939年到1954年的十五年里也从未夺得过联赛冠军。

当时,巴塞罗那与佛朗哥当局素来不和,却在各个竞技层面接连取得佳绩,赢得过五届联赛桂冠和四次国内杯赛锦标,要知道,一年前巴萨还曾以1比11的比分惨败皇家马德里,可次年却成功在联赛中夺冠,倘若佛朗哥当局真心要压制巴萨,怎么可能会放任这种情形出现呢

针对这种说法,部分认同“佛朗哥构成挑战”的球迷表达了不同看法,佛朗哥其实并不关心皇马的竞技状态,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巴萨感到难堪。

佛朗哥对足球其实并无太大热情,他在执政期间的相关举措更多是服务于政治考量,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提及。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代表性球队巴萨当时正处在巅峰状态,佛朗哥便策划了一场以两位数大比分告捷的胜利来对其施压。一旦他达到了羞辱对手的政治目标,那么皇家马德里是否能够赢得冠军、是否实现复苏,这些因素就变得不再具有优先性,这也是皇马在随后的数年里连续多年未能夺魁,而巴萨则持续获得众多荣誉的关键所在。

进入皇家马德里官方网站,关于球队四十年代的资料里,那场11:1大胜巴塞罗那的比赛是特别提及的篇章:先前首轮交锋时马德里客队以零比三败北,随后轮到自家球场迎战,球队凭借一场酣畅淋漓的压倒性胜利完成逆转,从而得以挺进下一阶段,主场的最终比分定格为十一比一。

结语

岁月流转,与此事相关的多数人都已作古,探寻真相变得愈发不易,后人只能从当事人零星的话语里追索线索。不论这场悲剧起因于佛朗哥的胁迫,抑或是竞技上的惨败,每当回望西班牙国家德比的历史,这场11比1的比分依旧是双方无法回避的焦点。

然而换个思路讲,虽然事情仍不清晰,但这场11:1的比赛结果已经尘埃落定。80年光阴荏苒,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都各自经历了许多起落,却一直稳居世界足球顶尖行列。如今,皇马和巴萨之间的对决依旧是西班牙足球界乃至全球足坛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合适的时刻,不妨将历史上的种种恩怨暂时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足球本身带来的纯粹快乐之中。

标签: 巴萨与皇马实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