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得分王对比:艾弗森大量出手夺冠,1984年那人却另有高招?

  • 发布于:2025年10月18日 11:14
  • 来源:球迷网

篮球联赛中部分优秀运动员通过频繁投篮赢得得分领先者荣誉,最为突出的范例是艾伦艾弗森,2002年该球员以39%的投篮准确率获得得分领先者称号,关键在于那个赛季他每场比赛平均尝试了27.8次投篮。

每分钟要投掷四次多,折合每分四十三秒就要出手一次,观众刚坐下,球就传开了。有人计算过数据:依照联盟当时的常规,76人队每五次进攻就有一次由艾弗森完成最后得分,队友多数只能旁观。

nba生涯平均得分排行榜_得分王高效出手策略_NBA得分王低出手次数

就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有球员仅需不到二十次出手,便取得了三十多分的成绩,并且将得分王的奖杯收入囊中。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若将场均出手次数从二十七点八次减少到十七点七次,就相当于一整场比赛中少投三个球,球队因此能获得三次额外的进攻机会,这既能帮助手感低迷的队友找回状态,也能让教练在制定战术时更加游刃有余。

谁是17.7次出手次数的纪录保持者?1984年的阿德里安·丹特利。那年他场均得到30.6分,投篮次数仅为17.7次,没有三分球,也没有快攻得分,主要依靠两种技巧:精准的中距离投篮、吸引犯规。当时联盟刚设立三分线,其他球员还在观望,他却把罚球线当作得分点,一晚有12次罚球机会,命中率高达85.6%,罚中10.3球,相当于每节比赛先给对手一个严厉的警告。真实命中率64.2%,同期外线群没人过58%。

nba生涯平均得分排行榜_NBA得分王低出手次数_得分王高效出手策略

丹特利的比赛录像现在看来有些沉闷,他背身起跳三分,虚晃一下,防守者被撞飞球迷网,裁判鸣哨,他面无表情走向罚球点,如同上班族打卡上班。观众觉得乏味,数据却揭示真相:他的出手次数比艾弗森少十次,得分却仅少一点三分。

2016年,斯蒂芬·库里将表现推向极致,场均得分达到30.1分,投篮次数为20.2次,略高于丹特利。他每场比赛尝试11.2次三分球,命中5.1个,仅此一项就贡献了15.3分,相当于其他球员辛苦攻下15次篮下得分。他的真实命中率高达66.9%,在得分王中为最高纪录。那一年,他单场命中402记三分,这一数据超过了12支球队的全年总三分球命中数。

篮球联盟在库里退役后步入了数据化时期,运动员们自幼年便开始练习远投,即便是中锋也需掌握投射技巧,整体表现水准持续攀升。然而2023赛季的恩比德却展示了截然不同的打法方式,他场均轰下33.1分,出手仅19.2回合,其中三分球仅占2.8次,最致命的得分手段是罚球,他每场投出11.7球,数量比库里多出6球,甚至超越丹特利成为罚球专家。

NBA得分王低出手次数_得分王高效出手策略_nba生涯平均得分排行榜

恩比德的罚球引发争议:轻微触碰就响哨,比赛被打断,观众上厕所回来他还在比赛。分析数据后发现更有深意:他中距离投篮命中率43.1%,篮下得分率68.5%,说明离开禁区就难以命中,但只要进入三秒区,防守者就必须犯规。因此罚球成为他最可靠的得分手段,仅用不到二十次出手就拿下33分。

有些人觉得他相貌平平,有些人则羡慕他的才智。根据NBA的规章,只要裁判的执法标准足够宽松,为何不加以利用?恩比德把罚球当作得分捷径,这与丹特利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唯一的变化是,丹特利擅长的中距离投篮如今变成了恩比德在篮下的得分手段。

nba生涯平均得分排行榜_NBA得分王低出手次数_得分王高效出手策略

接着把画面转向凯文·杜兰特,这位2010至2014年连续四届得分王,每场出手次数从未突破二十次,最少年份仅投十八点八次就能拿下三十二分。他缺少丹特利的华丽罚球技巧,也并非库里的三分射手,其胜利全凭独特优势:七英尺的身高配上后卫般的柔和手感,起跳时无人能防,生涯真实命中率稳定在六成以上。

杜兰特的稳定,源于他不与规则发生冲突,也不借助裁判的判罚,而是将每一次投篮都视作精确计算,每次出手预计能得1.2分,若投篮20次,便可得到24分,再通过罚球再得6分,总计便可拿下30多分,即使对手识破他习惯干拔,依然难以有效防守,这种能力才是最具杀伤力的。

通过观察这些案例,你将意识到得分领先者并非都是控球高手,艾弗森那种27.8次的出手频率属于特殊情况,丹特利、库里、杜兰特、恩比德等人则通过更少的投篮次数获得了更高的得分,他们依靠将每一次出手转化为1.3分或1.5分来提升效率,在业余比赛中,这意味着减少两个三分球尝试,增加两次犯规制造机会,最终得分相同,而且队友更容易回传球。

NBA得分王低出手次数_nba生涯平均得分排行榜_得分王高效出手策略

深入探究,出手次数暗含教练的底线标准:给予20次机会,必须命中30分,每回合得分不足1.3分便会被叫停。艾弗森能投27次,只因76人缺乏终结者,低效投篮也得接受。丹特利、库里、杜兰特、恩比德让教练放心,无需频繁暂停,不用特别设计战术,交球给他们即可轻松得分。

因此真正难得的,不是轻易出手,而是精准出手还能造成犯规,丹特利把罚球变成招牌技能,库里把三分线外拓展到中场,恩比德把禁区内变成得分点,杜兰特把中距离投篮变成必中项目,潮流在变,规则在变,不变的是计算:用最少的投篮换最多的得分,就能赢得比赛,就能获得丰厚合约,就能在历史记录中占据位置。

下次观看比赛时,不要只关注谁得分最多,要查看详细数据,计算出手次数和得分的比率,这样你会发现,有些球员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每次出手都在给对手制造麻烦。获得得分王称号并不一定需要场均出手27.8次,有时候17.7次也能做到,关键在于后者能更好地帮助队友,让教练更放心,让胜利的机会更大。

相关阅读: